- 詳細內容
- 編輯:搖擺狗
- 分類:最新消息
- 點擊數:1949
(照片來源:巴黎路易威登當代藝術基金會官網)
不只老牌或官方美術館為人青睞,3家新晉的私人美術館也提供2015年的成績單予《藝術新聞報》,顯示吸客潛力、指日可待,包括2014年10月開幕的巴黎路易威登當代藝術基金會(The Fondation Louis Vuitton),終於在去年迎來第100萬人造訪。
(照片來源:巴黎路易威登當代藝術基金會官網)
路易威登當代藝術基金會由美國建築師法蘭克.蓋瑞設計,外表看似巨大的太空飛船,這座在巴黎西郊森林公園建造的私人美術館,挑高46公尺,從宣告成立到完成的8年間風波不斷,不僅環保人士及當地居民抗議,巴黎法院還曾取消建築許可。
儘管如此,這座「太空船」仍吸引許多國際觀光客前往,入口經常大排長龍,去年推出幾檔展覽口碑不俗,讓該基金會可望成為巴黎藝術新地標之一。
今年基金會將焦點擺放在中國,自1月27日起策畫「本土,激流和嬗變下的中國藝術」特展,展出12位中國藝術家作品,而基金會收藏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也同步展示。
基金會標榜「本土」特展是10年來在法國舉辦的第一場中國當代藝術展。
(照片來源:archive.garageccc.com(上圖) & archello.com(下圖))
歐美國家富豪多愛藝術品,也不吝惜成立美術館分享收藏,俄羅斯第一名媛達莎.朱可娃不僅人美,也熱愛藝術及收藏,一手創辦的莫斯科格拉吉當代藝術中心,經過荷蘭建築師雷姆.庫哈斯巧手再造舊空間後,該中心去年6月重新開幕,也吸引53萬8000人。
(照片來源:dailybruin.com)
而去年9月底才開館的洛杉磯布羅德當代美術館,短短3個月也吸引超過20萬人到訪。
(照片來源:wikipedia.org/wiki/Museo)
但最有人氣的私人美術館,還是墨西哥市著名的索馬亞美術館,2011年展覽空間Plaza Carso啟用之後,如立雲般的特殊建物造型吸引國際觀光客朝聖,去年吸引逾160萬訪客。索馬亞美術館是億萬富豪卡洛斯.斯林姆為紀念亡妻所蓋,館藏逾6萬件。
【小編推薦】
【延伸閱讀】
- 詳細內容
- 編輯:搖擺狗
- 分類:最新消息
- 點擊數:2204
英國著名女建築師札哈.哈蒂於3月31日驚傳心臟病發而病逝。
根據札哈的同事表式,她日前感染支氣管炎,在美國邁阿密醫院接受治療,沒想到突然心臟病發過世,享壽65歲,消息傳出令許多人震驚與惋惜。
札哈.哈蒂曾在2004年獲得「建築界諾貝爾獎」普立茲建築獎,過去以獨特的波浪造型為倫敦奧運設計游泳館等知名建築,得獎無數的她被公認是最有影響力的女建築師,就連台灣也即將在2020年會有她的完工作品!
2015年 台灣新北市淡水 淡江大橋 2015年8月動工,預計2020年完工。
出身於伊拉克的英國國籍的札哈.哈蒂,在一片男人競爭激烈的建築界當中脫穎而出,靠的除了天份,還有強大的堅強信念與熱誠。
札哈從1983年開始,作品陸續出現在國際重要建築競圖的入選者中,擅長流線、波浪的設計,讓硬梆梆的鋼筋水泥建築體在她手中好似黏土般易於雕塑,而她這樣的天份也引起世人關注,這裡就挑選幾件近年代表作,讓我們一起透過作品,愐懷這位天才女建築師。
2022年 東京奧運主場館 新國立競技場
於2012年46件投標案中脫穎而出,雖然因為經費過高喊卡,但她亮眼的天分依舊受到各界推崇,而新國立競技場最後決定重新辦國際競標。
2015年 台灣新北市淡水 淡江大橋
連接淡水與八里的「淡江大橋」,主橋長920公尺、跨度450公尺,為單塔不對稱斜張橋設計,從橋面到塔頂的斜張部分約150公尺,有別於過去的流線風格,在台灣札哈哈蒂以簡約的手法,透過單一橋塔的單塔斜張橋的形式,支撐920公尺的橋身,是為了避免雙塔所形成的巨大視覺衝擊及地景破壞,減少落墩數,也能降低對於生態系統的巨大衝擊,預計2020年底完工通車後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單塔斜張橋。
2014年 韓國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
歷時5年打造的東大門設計廣場,札哈以著名的流動曲線,賦予氣勢宏偉的鋼鐵結構一些平靜感,夜晚的時候,整座建築還會散放出柔和LED燈光,和附近的霓虹招牌形成對比。
2013年 蓋達爾 阿力耶夫文化中心
伊斯蘭歷史悠久的建筑、天花、壁画...給了札哈設計靈感。
而這棟建築運用了起伏、分岔、褶皱、網格融合在建築裡,熱情奔放、擁抱城市,讓傳統與現在難以化分。
1994年 德國Vitra消防站
主要由三個放射性建築量體組成,水平板塊與乾淨俐落的牆面傳達出消防隊的精神『快速、精準』!
【小編推薦】
【延伸閱讀】
- 詳細內容
- 編輯:搖擺狗
- 分類:最新消息
- 點擊數:2390
遇東方精緻料理
資料提供◎ 丹下都市建築設計、四喜室內裝修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文◎編輯部
有韻.有味.遇東方
美食的品味,如同人生的韻味
料理的時間,品味的時光,無不包含著不同的韻律、不同的節奏,也觸動不同的生命波長。
站在辦公大樓林立的民生東路敦北商圈,設計者想為這片灰濛、冰冷的區域加一點溫暖、添一筆彩豔,對空間的想法從此處蔓延。
將東方象徵尊貴的錦鯉、潑墨山水以及金紅綠藍色彩等元素置於其中,自外觀金澄色的流動姿態開展,穿梭鋪陳於室內的光影水墨,到庭園造景的延伸意境,處處的細膩雕琢,匯聚成深蘊中國味的遇東方。
橙色流光是商業都市中最明亮的點綴。
從外觀立面到戶外景觀,沿著設計發想及理念欲營造東方尊貴調性將空間分為五大主軸:
引光
流動的橙色外觀引人入勝,於商業大樓中聚焦了眾目,屹立於都市中的靜謐亮點。
呼應外觀立面利用流動曲線勾勒出的金澄光韻,入口地面的光帶,以波動的姿態引著貴賓,進入室內後與天花齊步,領著賓客穿梭其中。
而入口招牌延續波紋元素,以澄色為底,錦鯉悠游其上,背後光韻就像鱗片般閃耀,賓客彷彿就是那錦鯉,尊貴、閃動、享受。
水墨色的半透開放區,倒影遍地,隱晦且具層次。
游酒
暈光的鏡面吧台,如夢似幻,外界的喧囂頓時隔絕,讓賓客如尊貴的錦鯉般悠遊。
吧台牆面採用拓採岩,呈現出沈著、冷調且帶有粗獷的礦物質感;櫃台整體運用透光的雲石,營造出細膩的柔美,兩者抽象的天然紋路搭配相得益彰。
天花藉由鏡面,將較低的空間延伸拉高,並透過鏡中的反射有意提醒服務員對賓客的時時用心。
內外空間融合成絕美景致。
映墨
水墨色的半透開放區,倒影遍地,隱晦且具層次,象徵中國的潑墨山水,令人記憶雋永深刻。
依著延伸光帶,傍著戶外景觀,開放區利用灰色玻璃貼飾半透的暈染水墨畫,投以光影後讓牆面呈現遠處景物反射交疊在筆墨下的虛實樣貌。
與戶外分隔的弧形牆面則運用雕刻屏風將紅花襯著中式字體的細膩琢磨,綠葉在外、紅花在內,自然與人造彼此融合,成就最美景致。
玻璃貼飾的牆面塑造出朦朧的唯美意象。
抹彩
綠、藍、金、紅是中國的顏色,也是尊貴的象徵,讓貴賓享用愜意寧靜的私人空間之餘,同時帶有不凡的氣韻。
金繽:一進入紅色的金繽包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雲朵層層的大型燈飾,流動而略帶飄渺,紅色地毯、金澄壁布尤其將空間烘托得更顯氣勢。
黛藍:主牆貼飾金屬色澤靛藍壁布,華麗卻不落俗套、古典卻不失玩味,搭配同樣帶金屬感的現代燈飾,讓賓客品嚐中式料理的同時視覺上調和了西式美學。
碧藍:細窗欞、沈木紋、茶色鏡等裝飾擺設,使空間處處透著中式元素,加上窗外竹子淨瘦的身影透過藍色窗紗映入室內,碧藍包廂顯得靜謐優雅。
松綠:利用畫框讓銀綠色壁布如同大幅畫作,狹長型的松綠包廂配置西式長桌及投影設備,讓空間除了延續尊貴榮耀的氛圍外,更添機能性。
各包廂具有不同的特色風情。
觀.景
哲學意境的窗外山水,延伸了空間回味的限度,做為詮釋東方元素的完美符號。
藉由大片的玻璃窗,水墨景致由內延伸到外,戶外的休憩區,有光有景;有風有椅,成排的竹林與枯山水讓此處多的是意境。
東方園林造景集結書畫、文學、園藝等藝術,既是實際的植栽,亦是模擬的自然,巧妙的將人為的安排與自然的意境結合。
細石是「水」,石塊是「山」,在水上畫出流動的紋路,在山上鋪滿綠意的苔蘚,微型的山水是東方美學的匯集,除了是景,亦是冥想的思維脈絡。
竹林與枯山水是東方美學的概念精髓。
資料提供:《台灣室內設計雜誌》宏觀視野股份有限公司
【小編推薦】
【延伸閱讀】
- 詳細內容
- 編輯:搖擺狗
- 分類:最新消息
- 點擊數:3114
雕之森
資料提供◎十相設計整合有限公司
文◎編輯部
與樹共生,尊重自然融於自然,與自然共生共榮。
採用共生融合的理念作為設計的核心精神,將整體空間視為一棵大樹,分別以根、幹、枝為樓層概念設定,所選用材料皆如同自然中樹木生長的環境中的素材,如原石、原木、水等作為空間原素構成,搭配舊有木屋迷人的構造與楠樹的枝幹美,試圖將室內外融為一體,創造一處與自然共生共處的用餐環境。
餐廳位於山城埔里的牛耳石雕藝術公園內,原為木屋建築的蔬食餐飲空間,因現況老損,與營運方向的重新定位,而決議擴大空間、整修老損。
餐廳 周遭層山層景,綠意悠悠。原木屋後方有兩棵超過五十年且近五樓高的老楠木與木屋相依偎著,我們秉持著與環境共生的觀念,期望與自然山景融合一起。提出楠樹保留,作為樹屋式的規劃方針,與植物共生與自然共融的概念,也讓業主憶起兒時的夢想,而欣然同意了這次的整建計劃。
枝葉妝點出綠意盎然的用餐氛圍。
本案購買了兩支大原木用來製作桌面與展台,其所剩邊料我們充分的利用將其製作為燈具與牆面飾材,而石皮的運用本身就是廢料再利用,在這裡我們更將石皮剩料作為石筍山。最後是樹枝,利用園區修剪下來的枝條做成鳥巢燈,讓所有原料皆無浪費。
以石皮剩料作為石筍山,作為進入二樓樹屋空間前的探索指引。
樹屋─圓你我的兒時夢
將木屋與楠樹保留採用共生融合的手法作為設計的主軸,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樹屋用餐環境,在這用餐不僅能貼近自然,更能遠眺山景,物我兩忘。
同時也富有教育意義,讓來此的人們能深刻的體會尊重自然所帶來的美好。
竹子剩料也做成了碎化光線的吊飾,樹木枝條穿越了屋內外,為空間裝點了不少的綠意。
根之地
(一樓空間說明)
根之地:將一樓視為根的棲息之地,引用了自然土壤裡的有機介質為材質原素,也將餐飲不可或缺的水跟鹽運用於空間,一方面柔化了空間也將戶外的山光綠意引入了室內。
以林為概念轉化的木格柵運用,在空間整搭配上體皆以木格柵作為立面表情,形塑出在林間虛實相融的情境。室內原有木柱因被塗滿厚重的油漆,於是我們將其還原讓溫潤的木頭重新與人對話。
幹與枝
(二、三樓說明)
兩棵大楠木生長於一樓廁所後方的邊坡旁,環境共融的意識下,保留其樹木的原生長空間。
整體氛圍為以樹與自然為主角,空間中只用了低調的灰色為背景基調,其餘為自然材料與山景呼應的元素。一樓土地生長起的高大楠木,像似傑克魔豆般的枝幹,恣意穿出於二、三樓室內地板。
用綠佐餐是大自然的餽贈,也是我們尊重自然與自然共生共融的回報。
為了讓樹有良好的生長環境,在空間的配置與日照考量,皆以樹木所需的生長條件為配置上的依據。而位於高處的二、三樓,在四面開口皆做了大量的開窗,與垂直串連的天井,可以讓人遠眺山景,增加植物的通風和採光,拉伸了空間,又能營造出人與樹和環境三位共融的關係。
搭配著楠樹枝葉,以木材與竹子做為主要的質感,以「林」的概念阻隔視線保留隱私,形成了垂直線條的隔柵與牆面的語彙。細節構件也選用於自然素材為主。像是欄杆以園區內所取得的肖楠木,修剪下來的枝條作為材料,形塑成有趣的欄杆樣式。
而較細的枝條加工編織,則成為了本餐廳的特色鳥巢吊燈。
人
自然的光影變化,素材的多樣面貌,人在這空間下感受的,或許只是片刻的美食享受,與景致欣賞,一切都會即逝,成為生命裡的過往雲煙。然而回憶裡的印象,卻會像永恆精采般的回蕩著。
我們是這時代的空間創作者,期許著能豐富每個過客中的旅程,而真正的設計就留给大自然去揮毫吧。
用石皮撐起的圓木長桌恰到好處的力量感與溫潤的手感。
資料提供:《台灣室內設計雜誌》宏觀視野股份有限公司
【小編推薦】
【延伸閱讀】
【媒體分享】松菸小賣所的設計哲學...獲得2015德國紅點大獎
【媒體分享】胖馬樂 Time Melts Away 咖啡廳新觀點美學
- 詳細內容
- 編輯:搖擺狗
- 分類:最新消息
- 點擊數:3826
奇美博物館展示規劃設計
資料提供◎御匠設計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文◎編輯部
由內而外,以博物館的藏品內涵,擴散到展場間,並延伸至建築物及景觀,如此建築物的「內」與「外」不斷對話,淬鍊出奇美博物館從景觀、建築、室內空間到展品整體一貫的主軸。
以入口「光明之神阿波羅」為起點,經「奧林匹斯山十二神祇」至博物館建築形成的基地軸線。
進入大廳的「藝術殿堂」,室外神祇陳列的概念延伸至內部雕塑大道,並串聯各展廳,成為內外呼應的整體概念。
透過西洋古典藝術與西洋古典建築的融合打造古典藝術風格的室內氛圍。
室內風格
西洋古典藝術展品與西洋古典建築元素的融合,將室內朝「古典藝術風格」的方向定調。設計團隊過去從未執行過西洋古典風格的設計,戒慎恐懼。
設計的首要工作是著手藝術史、西洋建築史、室內裝修史之彼此間關聯的研究,並專程至法國、英國實地考察十五到十九世紀室內裝修藝術的組成元素,嚴謹地從空間量體控制及各時期藝術內涵出發設計,避免落為過度裝飾或拼湊的豪宅風味。
西洋古典藝術展品與西洋古典建築元素融合。
設計團隊認為透過奇美博物館,參觀民眾將認識館藏藝術品與藝術史發展。館藏與當時社會環境背景結合,讓社會大眾接觸及瞭解世界藝術發展,培養民眾對藝術的鑑賞力,為台灣建立一個國際博物館的藝術基地,開啟一道欣賞西洋藝術的大門。
雕塑大道:打開藝術之門
雕塑大道是連接各展廳的重要軸線,意念上呼應園區入口的奧林帕斯神像群,以壁龕的形式表達內外呼應外,並由進入各個展廳的入口門組成藝術之門;因此,在初始設計是隨著年代設計該年代不同的形式,包含入口地板鋪面均有不同的表現,由於各廳的展品並非完全吻合該時期門的風格,乃轉變為單一形式,讓裝飾的形式弱化,藉以突顯壁龕內的雕刻展品。
雕塑大道意念上呼應園區入口的奧林帕斯神像群。
大廳:藝術的殿堂
拱形樑、曲面天花板、穹頂等古典元素,是初始建築大廳的意象,由於近代建築的施工技術已無ARCH拱形樑之必要,乃轉變為平行直樑與天花板的形式。
穹頂的尺度配合建築略為縮減,出國考察帶回來很多參考案例,最後仍採用自行設計的螺旋形式,經法國顧問的協助創作,提出新的裝飾圖案,是結合數學與藝術的最終成果。
羅丹廳:群聚一堂
大家都知道羅丹,但可能不知道羅丹的老師、同儕、學生在同一個時間,努力的與雕塑共舞,在歐洲街坊的小小工作室,群聚這一群師生、同儕相互競爭,相互砥礪的創作。
因此,原來初始構想是華麗、尊貴的階台殿堂,反向思考就成了平民化無台階的街坊工作室,反映著那個時代、那個環境,群聚情感的氛圍。
透過平民化無台階的工作室呈現,更能反映出過去時代群眾情感的氛圍。
藝術廳:與創作者無限的對話
不同年代的室內風格,反映出該時期的文化及審美觀點。早期的設計,以不同裝飾風格襯托繪畫與展品,例如巴洛克風格襯托當時的創作,但這樣的風格,天花及線條的裝飾強烈,且展品未來有可能更動的考量下,為符合未來換展容易,且應以突顯展品為主,室內風格為輔,乃以新古典形式與展品構成沉穩古典的藝術表現與詮釋。
藝術廳的風格已展品為主,空間則是展品的輔助。
動物廳:生命的舞台
生命在地球演化了數十億年,人類也正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共同演化邁向未來;人類是地球生命的一份子,我們與動物之間也應該沒有距離,人即動物,動物與人都能相互珍惜共處,基於這樣的理念,展示的目標是要讓人與生命共同站在這塊舞台,我們很少能如此近距離,或是無距離的觀賞它們,在驚奇歡愉的同時,期望給台灣民眾體認生命意義而帶有些許省思。
動物聽的展示宗旨是希望動物與人類能珍惜共處。
資料提供:《台灣室內設計雜誌》宏觀視野股份有限公司
【小編推薦】
【延伸閱讀】
【新聞】台灣也有她的作品....... 女建築師札哈.哈蒂病逝 享年6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