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即時通訊軟體成為室內設計師與業主的主要溝通工具。(示意圖/取自線上圖庫Pexels)
文/蘇大偉(香尼歐整合行銷專案顧問)
室內設計師Neil經由分案平台接到一場全室裝修案,除了第一次見面到案場丈量外,後續會議討論都在業主要求下,使用即時通訊進行線上討論。因為業主會談過程中想法搖擺不定,對於群組訊息回覆也是有一搭沒一搭,Neil無法確實掌握業主需求,提案過後便再也沒有互動,合作也就石沉大海。
現今網路發達,即時通訊軟體成為生活必須,尤其先前疫情期間,更是人與人之間唯一溝通手段。室內設計師使用即時通訊軟體與業主接洽,開設群組、私訊通話推進案場裝修執行,已經是必要業務流程與作業模式。
然而,當雙方進行線上討論時,因為看不到對方表情,只有文字附加表情符號或貼圖,實在很難理解對方真正的心意。已讀不回是普遍困擾的狀況之外,那種「嗯」、「喔」不知確實意向的回覆,讓設計師不知是否繼續追問。
本文針對即時通訊常見回應樣態,提供解讀與處理的方式。首先是「已讀已回」,這是最好的即時通訊互動模式,顯示客戶確實閱讀到設計師所發資訊,設計師這邊也應該基於禮貌盡快回覆,順利推展雙方互動以達成共識。
再來是「不讀不回」,當設計師發出訊息,希望客戶有所互動時,若對方毫無表示,甚至沒有顯示訊息已讀,這時需要設計師跟進撥打電話適度關心對方,直到客戶有具體回覆是否收到相關訊息,才算是完成雙方確認。
最棘手的「已讀不回」,這個動作可解讀為兩種情境,一是猶豫不決,一是忘了回覆。即時通訊量大但是破碎,往往無法讓業主讀取後立即回覆,設計師需再次主動詢問對方是否已經收到訊息,從而確認業主是仍在思考如何回覆,還是已經有想法但忘記回覆,才能確保雙方達成共識。
當公司這邊發出訊息希望業主確認,需要適時引導客戶回覆,若是認同公司作法的話,可直接回覆「OK」或貼圖,雙方這時就有依據判斷接洽是否談過相關細節。然而現在通訊軟體都有訊息回收功能,除了截圖留存對話外,補簽紙本最為保險,可於事先介紹公司流程時,說明標準作業流程,避免衍生誤會。
想知道更多內容,請點進香尼歐整合行銷-室內設計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