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室內設計師角逐設計獎項前,需要評估效應以及費用。(示意圖/取自線上圖庫Pexels)
文/蘇大偉(香尼歐整合行銷專案顧問)
室內設計師Billy自前公司獨立開業,三年後經營有成,便動了參加國際獎項的念頭。Billy透過前公司同仁介紹,找到獎項代辦公司協助,拿一場500萬元的全室案件,獲得義大利、美國等室內設計獎項。當Billy花了數百萬元到當地領完獎回來,卻鮮有人知道,甚或同業都不清楚Billy奪獎的消息。
室內設計產業界部分人士,把作品得獎看成設計生涯的一大里程碑,對公司推進業務也確實有利。然而,設計師是否參加或角逐哪些獎項,需要評估公司自我定位與作品層級,以及相對應的宣傳效益。尤其更需捫心自問,團隊專業技能是否足夠,如果只是想靠著獎項墊高公司品牌價值,到頭來很可能只會落得一場空。
因此,設計總監若準備競逐國際獎項,除了尋找合適的獎項代辦窗口外,更需先進行5個步驟準備相關事項。第一點是評估費用,每個獎項花費不一,包括報名費、行前製作費用、領獎時的差旅費,需多抓不可少算,多了解後再決定參加。
第二點是選擇全室裝修案,因競賽聚焦重點在公共區域和主臥,而局部裝修呈現內容相對較少,難以獲得評審青睞。第三點是須委託專業空間攝影師,確保能拍出作品精髓避免失誤,別為省錢自己來拍反而得不償失。
第四點是聘請專業軟裝布置,襯托空間設計讓畫面更加分。除了運用平時採買的裝飾品來妝點,甚或找坊間軟裝布置公司協助,效果會更好。第五點是文字整理,整理匯集作品照片與文字資料,翻譯歐美競賽官方語言,可請代辦窗口協助,避免介紹文字過於簡陋,連最開始的書審都無法通過。
參加國際獎項做為品牌價值的投資,效益發揮得好,不單讓客戶聞「金」而來,還能拉高公司收費等級。然而消費者選擇室內設計師,得獎是加分而不是主要考量點,設計總監莫過於追求獎項而花費過多金額,影響公司經營。
想知道更多內容,請點進香尼歐整合行銷-室內設計管理學